化學治療後
一、化學治療對身體的影響 |
l化學治療帶來希望,但是治療的過程隨著個人的體質、藥品不同,副作用症狀也會不同: ●打針處如有疼痛、燒灼感,務必趕緊告知醫護人員 ●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、營養不足,體力變差 ●口腔破皮、潰瘍、腹瀉、便秘 ●掉頭髮 ●白血球低下:發燒、感染、敗血症、休克、死亡 ●血色素低下(貧血):易疲憊、皮膚蒼白、眩暈 ●血小板低下:出血點、瘀青、出血 ●不孕 ●心理與情緒障礙(焦慮、憂鬱) |
二、食的方面 |
l●攝取五大類均衡飲食,勿偏食 ●食物要新鮮、清潔、煮熟為主要原則 ●避免攝取計辣刺激食物,ex:咖啡、煙、酒、茶….等 ●海產類少吃(多寄生蟲)、建議多吃含豐富鐵質食物,如深綠色蔬菜、紅肉、葡萄…等 ●不可食用含有中藥補氣提昇免疫力的藥材或食補,如:冬蟲夏草、靈芝、人蔘 ●出院後草莓、葡萄等難清潔的水果,視您的血球恢復狀況,但一定要清潔乾淨才可食用 |
三、衣的方面 |
l●以棉質內衣褲和衣物最佳,需經陽光曝曬,若無陽光則可用吹風機、烘乾機烘乾或熨斗燙 ●宜穿合適的鞋,足部若有黴菌感染經治療痊癒後,勿再穿舊鞋襪以免再感染 |
|
四、住的方面 |
l●住家應保持乾燥和空氣流通,陽光充足和乾燥的單人房最適宜 ●感冒的家人也應戴口罩 ●浴廁牆邊油漆剝落請清除後重新刷上新油漆 ●若濕氣太重,建議定期除濕 ●保持居家環境安全,浴廁地面乾燥,避免單獨在家 ●出院前住家環境宜先清潔打掃乾淨,尤其注意天花板是否長黴菌、蜘蛛網清理、窗簾 清 |
|
五、行的方面 |
●半年內儘量避免擠公車及出入公共場所 |
|
六、育樂的方面 |
●適度的活動、充足的休息、保持心情愉快為原則。 ●若想外出散步時,宜選擇人少、空曠之處散步,並戴口罩,由家人隨行陪伴 |
骨髓移植後
一、預防感染措施 |
●經常以肥皂洗手,外出請戴口罩 ●儘量避免出入人潮多之公共場所 ●建議限制訪客,可建議親友以電話表示關心 ●居家環境需維持乾淨與通風 ●食物烹調必須確定煮熟且清潔,生菜沙拉、蟹、螺類食物應避免 ●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,每天沐浴並經常更換乾淨衣物 ●準備一套自己專用的碗筷與食具,用餐儘量以公筷母匙方式為佳 ●建議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,可以減少尿道、陰道感染的機會 ●勿用手擠壓青春痘 |
二、口腔黏膜破損及發炎 |
●常漱口,養成吃完東西即以溫水或食鹽水(半小匙鹽約9克加入1000㏄開水)漱口的習慣 |
三、出血 |
可能血小板數目不足,或造血功能尚未完全恢復。需要: ●每天觀察口腔及牙齦黏膜、全身皮膚是否有無出血點及瘀青、或血尿、血便情形 ●定期門診追蹤血色素值及血小板數目的變化 ●口腔或牙齦出血時、可口含冰水15分鐘,或用毛巾包冰外敷臉頰加壓止血、平時使用軟毛 ●流鼻血時,將頭前傾(不要平躺以防鼻血倒流嗆到而嘔吐),於鼻翼位置壓迫止血15分 ●若出血不止超過半小時以上或有血尿情形,則需返院掛急診 |
|
四、腹瀉 |
●觀察腹瀉次數、性狀、量及有無腹部絞痛,以提供醫師用藥參考 ●注意補充水分,至少每天3000㏄(八大杯以上),可由開水、 果汁、清湯、…等來補充 ●吃少量且清淡的食物,讓腸道休息、避免很熱或很冷的食物,以減少對腸的刺激 ●當腹瀉緩和後,再漸漸增加低纖維食物,如米湯、粥、馬鈴薯泥、白吐司、麵包、 饅頭等 如果發生嚴重腹瀉,請儘快回院就醫 |
|
五、疲倦 |
●可能由於體力尚未恢復、或肝功能異常,活動後容易累,也可能由於貧血(血色素低)、 ●維持平常規律的生活,適當的休息與睡眠,如:定時就寢、不熬夜等 ●白天安排一次以上短暫休息時間(如午睡) ●身體的活動以不覺得累為標準,必要時請他人來協助完成日常活動或家事 |
|
六、皮膚症狀護理 |
●剪短指甲並將其磨平,避免抓破皮膚 ●早晚一次或洗完澡後,用潤滑油或冷霜塗抹皮膚、脫皮處可增加塗抹次數 ●勿穿著粗糙、尼龍製品衣物,選擇棉質為佳,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●避免直接用指甲抓癢,以防止抓破皮引起感染,可以輕拍打、冰敷或按摩方式,來減少搔 ●洗澡時可選用含潤膚液之沐浴乳或象牙肥皂以避免乾燥 ●一年內小心防曬,外出戴帽或打傘,皮膚不要直接暴露於強烈陽光下
|
更詳盡的資料歡迎您來信或來電至協會索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