緊迫盯人搶救白血病
本文摘錄自壹週刊第603期報導,撰文:蔡怡真
看到高凌風在媒體上的反應,髓緣之友協會理事長葛秉誠完全可以理解,「我一開始也是否認,想逃避,還好我選擇治療,經過二次骨髓移植,奇蹟式的活了下來。」
葛秉誠說:「高凌風絕對不會比我慘。」九年前爆發SARS疫情的前一週,葛秉誠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被送進醫院後,住了八個月才出院,一方面是因為SARS期間,所有住院患者都嚴禁出院;另一方面,是他得進行實驗性質的自體幹細胞移植。
這個實驗性極強的移植,在移植前須先進行化療,把骨髓中的癌細胞殺光後,等待正常細胞復原及免疫系統正常後,把幹細胞抽出來淨化再打回體內,打回體內前還得進行化療,把可能殘留的癌細胞再殺光。這來來回回,讓身體受盡折磨,當時移植成功,但二年後又復發。
這回,葛秉誠自己都沒有走出病房的打算,「當時醫師對於第二次骨髓移植也不樂觀,怕上次治療已有抗體,但別無選擇還是硬著頭皮做,還好在慈濟骨髓庫找到配對,才能進行第二次移植。」但第二次急性排斥非常嚴重,還神智不清,不過,幸運之神還是讓葛秉誠活下來。
由於血癌是全身血液都有癌細胞,治療方式選擇性不多,以化療為主。台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聖懿指出,白血病有四型,發生率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多,其次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,目前只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有標靶藥治療。
不過,黃聖懿說,醫學進步,診斷以細胞基因突變的核心來分類,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的有七種,能預測治療後復發的機會,若判斷化療癒後不好,就考慮骨髓移植。黃聖懿說,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分化很快的血癌,有時病人兩週前檢查正常,才隔一週就得病了,由於未成熟的細胞變大占滿血管,就容易破裂出血,或身上常有瘀青,免疫力下降造成感染發燒。
葛秉誠回憶說:「當時覺得像感冒發燒,吃藥後就壓下來,也恰好父親生病住院,我拖了一、二週才就醫,被檢查出白血病。」後來,葛秉誠當志工常探望病人,也發現大家的症狀都不太相同,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女生是月經爆量就診,自己的表親是走路會喘…但大家的共同點都因壓力太大,造成免疫力下降而開始出現問題。
黃聖懿說,血癌得革命性的治療,慢慢地大破壞後再重生,一個療程約一個月,通常要四到六個療程,治療期間得小心化療可能產生的出血、感染及敗血症的副作用。